【信息发布时间:2025-07-21阅读次数:】 【我要打印】 【关闭】
今年以来,为进一步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的规范化运行水平,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(以下简称“中心”)积极会同相关监管部门及有关服务单位,推出全流程协同监管协作运行的工作方案,通过主动对接行业监管部门、优化现场见证流程、强化多方联动机制,扎实构建“全程可控、多方协同、精准高效”的交易见证工作新格局,为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筑牢规范防线。
一是配合打造驻场监管“前沿阵地”,实现全程可视可溯
中心优化前移监管部门驻场办公室场地和配套设备,配合作为各行业监管部门现场监管的“前沿阵地”。监管办公室内可实时循环播放交易现场各环节监控画面,涵盖开标室、评标室、评委等候室等各关键区域,确保监管人员能够全程掌握交易活动动态,通过“看得见、管得着”,打破传统监管中信息滞后、环节割裂的壁垒,让监管人员随时可对交易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干预,从源头上努力防范各方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。
二是深化与相关服务单位协同联动,凝聚见证与业务服务工作合力
参照建设工程领域成熟的协同监管经验,中心与现承接现场服务工作的苏州交易集团建立了协同联动机制。双方进一步明确细化分工,交易中心聚焦流程合规性见证管理,交易集团负责交易流程的规范操作与现场服务,通过“双在场、共保障”的方式,对开标唱标、集中解密、系数抽取、评标评审等关键环节进行同步监督。在开标评标环节过程中,双方实时沟通反馈问题,形成“发现—核实—处置”的快速响应链条,有效提升了现场见证管理与服务协同联动的及时性和精准度。
三是建立违规行为快速移交机制,强化管理与监督震慑效应
为确保异常行为得到及时处置,交易中心制定了标准化的《公共资源交易开评标现场情况记录表》,详细列明招标代理机构和评委的常见异常行为。现场见证过程中,一旦发现异常行为,见证管理人员立即填写表格,记录事实经过、涉及主体及相关证据,形成《公共资源交易协同监管异常行为移交单》,并将《公共资源交易开评标现场情况记录表》作为附件,第一时间移交对应的行业监管部门。这种“现场发现、即时记录、快速移交”的机制,不仅缩短了异常行为处置周期,更对潜在违规行为形成较强的震慑,更好地推动了交易主体自觉规范自身行为。
协同协作工作机制的相关优化创新,是中心持续优化更优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。旨在通过打通监管环节、凝聚多方合力,进一步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更加规范有序,让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。下一步,中心将继续完善监管机制,探索更多智能化、精细化协同监管和联动手段,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相关保障。